古代祖先們,其實遠比我們所想象的聰明,他們用其智慧與勤勞開創了引領世界、萬國來朝的盛世。
而在古代的一些發明中,除了聞名世界的「四大發明」,還有很多的稀奇玩意兒,直到現在都被專家們認為是高科技。
這些「奇淫技巧」的東西,都是古代人智慧的化身,每個都無不讓人稱嘆其精妙絕倫,讓我們來看看其絕妙之處吧。
九曲鴛鴦壺
第一個,九曲鴛鴦壺。在《甄嬛傳》當中,雍正皇帝懷疑甄嬛與果郡王允禮有染,便讓甄嬛親手殺死她的愛人,并親自設宴讓果郡王允禮,前來赴這場為他準備好的奪命之宴。
而早已準備好的酒壺中已盛滿毒酒,甄嬛與果郡王共飲下,卻只有果郡王一人毒發身亡,這究竟是為何呢?
其實玄妙之處就是在這酒壺上,此酒壺是叫「九曲鴛鴦壺」,最早是發明于戰國時期,發明人是當時楚國楚懷王的寵妃鄭袖。
九曲鴛鴦壺最為精妙之處就在于,壺中能倒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液體,機關玄妙,不易讓人察覺。
鄭袖當初為了喝藥與喝酒互不耽誤,于是令人制作了這個九曲鴛鴦壺,但后來卻慢慢演變成心機奸邪之人,用來謀害他人的一把利器。
相關學者在研究九曲鴛鴦壺之后,驚奇地發現,這九曲鴛鴦壺的原理,其實就是利用了壺中的物理氣壓。
通過調整壺蓋的松緊,與壺身上留下的「小洞」機關,來決定壺中兩種液體的流出情況,這樣就能隨心所欲,倒出任意一種液體。
素紗禪衣
第二個,素紗禪衣。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,曾出土了一件來自西漢時期的絲織紗衣,名為素紗禪衣,一時間震驚了考古學界,因這件紗衣達到了當時,乃至如今都很難做到的技術。
素紗禪衣衣長有128厘米,袖長達到了190厘米,但其重量卻僅僅只有49克。
如此精致,薄如蟬翼、輕巧如煙般的紗衣,就連現代專家,都花費了13年的時間,才仿制出一件49.5克的素紗禪衣復制品。
究竟素紗禪衣有什麼神奇之處,讓科技發達的現代人,耗費十余年的時間,才能勉強做出相差0.5克的復制品?
經過人們的不斷實驗發現,現代人所養殖出來的蠶,要比千年前西漢時期的蠶長得肥碩,這些蠶吐出來的絲,也比素紗禪衣上的絲要粗重許多,所以無論怎麼去編織,都是要比原版素紗禪衣重。
在耗費多年控制養蠶技術后,蠶的重量變輕后,吐出來的絲,就與素紗禪衣上的絲,所差無幾,編織出的紗衣幾乎可以以假亂真。
木甲藝伶
第三個,木甲藝伶。現代AI運用在生活中的許多地方,人們不用自己親自動手,仿生的機器人就能通過大數據,幫助人們完成他們的任務。
而早在戰國時期《列子》中就有記載過一種,類似于現代機器人的木甲藝伶。
而西周周穆王姬滿,也曾在去崑崙神山打獵歸來途中,恰巧碰見了一位偃師,其身邊還站著一個全身都是木頭紋路的怪人。
周穆王便好奇地詢問偃師:「此人是?」
偃師則笑了笑回答:「此乃我制作的木甲藝伶,并非真人」
周穆王頓時感到震驚萬分,看著眼前活靈活現、栩栩如生的木甲藝伶,木甲的一舉一動,都恍若真人。
于是周穆王腦中靈光一現,讓木甲藝伶表演唱歌跳舞,木甲藝伶隨即擺動其身體,口中也傳出陣陣歌聲。
周穆王覺得甚為新奇,便叫上他的姬妾、大臣們都來欣賞木甲藝伶的表演。
就在木甲藝伶結束演出時,木甲藝伶竟然對著周穆王的姬妾,眨了一下眼睛。但在周穆王看來,這個動作就是在大膽勾引他的姬妾,挑戰他的底線。
于是周穆王暴怒,覺得偃師在戲耍他,偃師為了平息周穆王的怒火,便將眨眼的木甲人,當場拆卸后給周穆王展示,讓周穆王眼見為實。
周穆王看到木甲藝伶被拆解完后,發現木甲人確實是由木頭、皮甲等材料制成的,憑借磁力來作為動力,用磁榫來控制其運動。
周穆王這才消了怒氣,并不禁感嘆其精妙竟能如同真人一般行動自如。
這些來自古代的奇淫技巧,都是蘊藏了古人無窮的智慧,是古代文明之瑰寶,讓后世的我們不得不嘆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