接下來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,是網友親身經歷的,我想應該可以讓很多鏟屎官學習到一些知識。
首先介紹一下基本情況:這只可愛的美短貓咪,可是鏟屎官的心肝寶貝,性格開朗活潑的它,可是相當受歡迎的選手,尤其是那副甜美的長相,絕對是斬男斬女的「殺手」。
然而就在去年年底,貓咪一個不小心就被拱了,之后還順利加入了準貓媽的大軍行列,成為了一只待產貓咪。
原本這也沒什麼奇怪的,動物也有欲望,只是不懂得做安全措施而已(開車了),鏟屎官稍微心疼了一下,很快就投入到等待新生奶貓的期盼中了……
一般來說,貓咪的孕期大概是63天,要是推遲太久還沒有動靜的話,那就會很危險了!
沒錯,網友家的貓咪整整懷了66天,依舊挺著大肚子,吃喝拉撒一切照常,莫不是肚子里懷著的是哪吒?
這種情況肯定是不可能的,在鏟屎官焦急的等待下,當天傍晚6點半左右,貓咪的肚子終于有動靜了,一塊像鮮雞肝的東西從后面露了出來,上邊還伴隨有血跡和粘液,應該是小奶貓的胎盤。
鏟屎官高興極了,趕緊把事先屯好的消毒濕巾、紗布、剪刀等等工具拿出來,耐心地等待貓咪生產。
只見小貓變換了好幾個姿勢,又接連挪了幾次窩,看起來很痛苦的樣子……
萬事俱備只欠東風,經過一輪又一輪地等待,卻遲遲不見小奶貓出來的跡象,而且貓媽已經不難受了,折回窩里躺著睡起了覺。
就這樣過了3個小時,眼看著屁股上的「雞肝」縮了回去,一切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,要不是貓咪的肚子還大著,都不敢相信它已經是個待產的媽媽了。
鏟屎官開始擔心了,她在網上咨詢了醫生后,便趕緊帶著貓咪去了醫院;
醫生表示: 生產的快慢和貓咪的體質有關,所以還需要再等一等,如果實在沒辦法生的話,就只能打催產針或直接做手術取出來了。
接下來是一場硬仗,給貓咪打了催產針后,將它關進一間暗房,讓它可以自由發揮。
可惜貓咪對催產針免疫,還出現了輕微的應激反應,對陌生的環境比較抗拒,導致它沒辦法安心生產。
在貓咪的瘋狂撓門下,鏟屎官終于同意了剖腹產的建議,并親自將貓咪送進手術室,這種感覺有誰能懂呢?
毫無疑問,在長達幾個小時的消耗后,小奶貓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了,貓媽媽一共生下了4只貓咪,有3只已經沒有了呼吸,只剩下一只還在堅強支持著。
三只貓咪被送入保溫箱,護士姐姐通過按摩和吹氣,試圖讓小奶貓重新活過來,而貓媽媽則是留在手術室里縫合傷口,對于孩子的安危全然不知。
終于皇天不負有心人,在大家的努力下,所有小奶貓都成功活了下來,把貓媽媽接上,就可以回家去了。
擔心小奶貓會打擾貓媽休息,鏟屎官特意將它們分隔開,讓貓媽媽可以單獨待在籠子里。
可是母性使然,當它看到孩子離開自己后,開始不停地抓撓籠子,剛縫合好的傷口又濺出大片血跡。
這場坎坷又艱難的育娃之路才剛剛開始,后面所需要承受的傷痛,是別人根本無法想象的,究竟母愛為什麼偉大呢?看看貓媽媽的做法就知道了。
回到家里的第二天,貓媽媽的情況開始有所好轉,那些毛孩子們也恢復了活力,鏟屎官終于將孩子還給貓咪,讓它學著如何照顧孩子。
有很多待產的貓媽媽,在生育的前一天就會有奶水溢出來,可是它偏偏不一樣,生完之后的第二天,依舊干癟癟的,一點奶都沒有。
雖然鏟屎官會給小奶貓喂羊奶,但它們的天性就是要吮吸乳頭,哪怕那里壓根不會出奶……
僅僅只過了半天時間,貓媽媽的乳頭全是血水,因為喝不到奶水,導致這些毛孩子更加用力吮吸,甚至都把乳頭啃破皮了(想想都覺得痛)。
貓媽媽肯定也感受到了疼痛,但它從來沒有叫過一聲,依然側躺著讓孩子們吮吸。
經過一番觀察后,鏟屎官驚奇地發現,有一只貓咪竟然找不到乳頭,而是誤將肚皮上的線頭當成乳頭,一直在那里啃咬,甚至還用爪子去踩,貓媽媽硬是不吭聲,也不把孩子推開。
鏟屎官實在看不過去了,擔心它會把貓咪弄傷,趕緊將小奶貓抓走,然而當貓媽媽發現之后,又立即用爪子將孩子挽回來。
看來疼痛也不能讓它放棄孩子,母愛是融進骨子里的特性,即使在沒有生娃之前,它也還是個孩子,現在當了媽媽之后,馬上就變得強大起來。
為了感恩貓媽媽的辛苦,鏟屎官自然要將4只小奶貓好好養大,并給它們取了很好聽的名字,分別為: 健康、快樂、吉祥和如意,希望毛孩子們茁壯成長。